2012年5月17日下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2012年第11期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报告邀请到了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杨小明教授,作了题为“中西文化与杨振宁的科学创造”的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科哲中心李树雪副教授主持。
杨小明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他与高策教授对杨振宁科学思想在各方面研究的情况,高度评价了高策教授对研究杨振宁所做出的贡献。与此同时,杨小明教授也澄清了很多人对杨振宁的误解,表明了研究杨振宁对我们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部分,杨教授做了背景陈述,杨教授讲到1957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炎黄子孙伟大的零的突破,也是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国籍登记中唯一的两名中国籍科学家,同时还开创了诺贝尔奖历史上科学工作发表后在次年就获奖的纪录。杨教授指出,杨振宁的人生及其科学创造,是西方科学精神的种子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然后又移栽回西方科学园地中长成的一颗枝繁叶茂的文化融合与科学创造的参天大树。
第二部分是杨教授讲座的核心部分,杨教授着重讲解了三方面的内容:①中西合璧,会通超胜;②方法创新,一本万殊;③中西文化,吸收批判。杨教授认为杨振宁是中西合璧的科学巨擘和文化伟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纵观杨振宁的学业生涯,从前期的博雅知识教育,到大学的科学品味培养,再到西方的科学风格形成,杨振宁完成了成为一名卓越科学家的三阶段的飞跃。是中国文化与科学精神的美妙结合,成就了杨振宁的伟大。
紧接着杨教授强调,杨-米尔斯规范场、宇称不守恒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是杨振宁三项划时代的科学贡献。其中,规范场是关于包括引力作用在内的四种相互作用的理论,是杨振宁的最高成就;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使杨振宁和李政道一举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巴克斯特方程,则是统计力学的一个新高峰,仅1990年,国际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4位获奖人中就有3人的研究与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除此之外,杨振宁在科学上还有其它10多项重要成就。即使这10多项在杨振宁那里属于“第二层次”的成就,也是大多数物理学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缺乏演绎和归纳的科学方法,所以,杨振宁主张中西会通,执两用中。杨振宁在正本清源、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在注重演绎、逻辑的同时,又发挥归纳、非逻辑(想象、灵感、直觉)的作用,阴阳燮理,执两用中,并将之融会到数学与物理、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等范畴之中,不仅在科学上提出了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物理学几何化、统一场论、“真正的物理学定律不能是线性的”以及数学和物理学互为工具等思想和方法创新,而且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了从知识到品味再到风格的科学研究“三阶段说”,一以贯之,一本万殊。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历来聚讼纷纭。杨振宁惊异地发现,数学及数学美能够真实地揭示和反映物理实在,“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数学的某些概念原来竟然规定了统治物理世界的那些基本结构。”理论和实验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内在相关。杨振宁自己不擅长于实验,但杨振宁却始终关注、追踪着世界物理实验的最前沿和最新动态,并能直觉地将物理实验的最新成果融入理论物理的自由创造中、化为理论物理前行的动力。使其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殊荣的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就是这种关注和追踪的成果。
最后,杨教授指出,对待中国文化,杨振宁是吸收中批判;对待西方文化,杨振宁则是批判中吸收。然后取长补短,会通超胜。在杨振宁具体的科学贡献中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庸之道的影子。杨振宁是伟大的,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是炎黄之孙自强不息的“角色模型”。杨振宁说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而我们要说,杨振宁是上帝送给炎黄子孙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