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2010年第25期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报告由中心辛翀老师主讲,辛老师报告的题目是“易学自然观与儒学思维模式的构建——从《论语•学而第一》谈起”,报告会由中心安军老师主持。
在本次报告中辛老师引经据典,阐述了古人对易的理解。孔子的解释:《易》 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之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矣。王弼的解释:承乘顺逆之理,应变情伪之端,用有行藏,辞有险易。观之者,可以经纬天地,探察鬼神,匡济邦家,推辟咎悔。程颐的解释:其为书也,广大悉备, 将以顺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尽事物之情,而示开物成务之道也。朱熹的解释:其为书也,卦爻彖象之义备,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后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张载的解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而开太平。王阳明的解释:良知即易。刘大钧先生的解释:易是贯通天人、穷究天人之际的一门宇宙天人之学。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是上古巫文化演化出的符号、周初时期占筮验词集锦和战国末年理性诠释的统合。作为《易传》的十篇释文已经完全脱离卜筮,建立起一套以阴阳为纲阐释变化的理论体系。易学对宇宙的基本观点是:阴阳相涵相因、流变会通,构成一个和谐互补的有机整体。《易传》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是隐也,隐不是无,而是潜在,是形而下所以存在的根据。“形而下者”是显也,指有形质的东西,即“形之成乎物而可见可循者也”。即此可知,显指可见可循的事物和现象,隐指寓于“器”而起作用的现象背后更本质的东西。而隐又不是虚无,“道不虚生,则凡道皆实也”。从而推定道乃实存之体,得出道器交与为体、相涵相因、流变会通的两系统结构论。
《易经》所涵存的阴阳关系有:生、变、随、分、交、化、文、极八种。其根本关系有三,第一,阴阳是相求的;第二,阴阳是不可相无的;第三阴阳遵循“物极必返”原则。
《易经》是儒家经典,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道家经典。《易经》是求真的,但求真是不够的,还要“至善”,这在另一部儒家经典《论语》中表现出来。《论语•学而第一》中句与句之间看似没有逻辑关联,实际篇内的组合遵循着两条原则:因时之序和因势之形。
“时”就是天时,“序”是秩序、次序,序本身就是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之一。譬如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势”就是指地势,“形”指五行,水火木金土,是“象”的表达,这也是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万事万物都可以进行五行的归类。五行是其动态流变的五种状态或情状。用水的变动状态来像之:“大一生水,水反辅大一”。水(水曰润下)、火(火曰炎上)、木(木曰曲直)、金(金曰从革)、土(土曰稼穑)(《尚书•洪范》)。
辛老师以儒学的思维模式,探讨有关于学习的四大问题:
1、为什么要学习:“学、仁、孝”三位一体,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的根本标志。“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1.2】》),因此“学而”第一,该篇有一条线:学→仁→德→政→禄(“学,禄在其中矣;耕,馁在其中矣。”)。
2、什么是学习: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1.1】》)。
3、怎么学习:有五步,第一是修身为本,解决有关自身的问题,比如学的兴趣。第二是处理好克我者,克我者就是带给自己困难的人,只有考虑这些困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方便应对。第三是处理好我克者,也就是要对待好自身能力所能制约的人和事等。第四是处理好我生者,就是要处理好自身发展所产生的相应动态承继性和关联性的人际问题。第五是处理好生我者。这里所说的生与克,其实是表征一种象意,是用六亲的关系来彰示五行的相互对待关系。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我生者为子孙,生我者为父母,加上我自身,就形成了五行循环生克的图式。
4、怎样才能学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1.9】》)
报告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感谢辛老师用他渊博的知识带给我们一堂精彩的讲座,使我们重新认识了易学及其自然观以及儒学的思维方法,使全体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