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6日下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交际学系Robert E. Sanders教授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如何在外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术报告。Robert教授曾担任SSCI杂志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的栏目主编,并担任美国多家学术期刊编委。Robert教授的报告为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科学学术的编辑政策和标准、熟悉国外学术论文的发表过程,进而向国际期刊投稿铺垫了基础。
Robert教授从介绍期刊的运行机制开始他的报告。他指出从商业运行的角度来讲,学术期刊都有其赢利的一面,但这仅是对于发行和出版方来说的。国外的绝大多数社会科学期刊对于投稿的作者来说,是不会被收取审稿和发行费用的,期刊的审稿人也是为期刊义务工作的。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都是从专业领域挑选出来的,一般来说,他们非常清楚投稿的文章是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期刊的出版流程主要为:作者先投递稿件至编辑部编辑部,然后编辑检查稿件的学科方向,邀请相关学科的2-3位审稿专家,审稿专家认真评估稿件学术质量给出审稿意见,编辑再依据审稿专家意见决定是否刊用本篇论文。
了解了学术期刊的运作过程,那么学术期刊选择接受投稿论文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从期刊的办刊理念来说,由于期刊是科研人员的交流平台之一,因此期刊的内容应该是该领域先进的, 非重复性的研究成果,高质量的期刊要求最具价值的成果。而一篇好的论文,应该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作者工作的精华,内容要求是明确、有价值、令人感兴趣的学术成果,表达是关键,要有逻辑性,一步步引领读者理解研究的结论。
对于社会科学杂志论文,其写作的主要格式是,首先进行文献回顾,介绍已有的研究成果,接着解释自己的研究方法,然后呈现自己的研究结果,最后是结论部分,进行一些开放式的讨论。
在讨论了学术期刊的运行程序之后,Robert教授又转向了投稿作者的角度,就如何准备论文与如何确定投稿期刊作了介绍。在投稿之前,首先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确定没有其他作者撰写过相似的文章,还必须承诺作品未被出版过,事实上就是要避免一稿多投。对于期刊的选择,则首先选择自己论文所能达到的最具影响力的期刊,如若不被接受,再选择稍次一些的杂志。在选择期刊的时候,要认真浏览目录,以确定该刊物是否会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还要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看拟投栏目的文章,了解撰写要求、格式以及编辑特点。将这些方面基本确定之后,再对投稿的选择做出决定。
一般来说,投稿的论文会收到三种不同的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和一封编辑的信。第一是直接接受或编辑做少许改动发表,当然这种反馈的情况较少,一般仅占总投稿量的5%,这种情况下,审稿专家的评论一般较短,主要是对作者论文内容的总结及其意义的描述。第二种情况是退回给作者修改后发表,这种情况一般占总投稿量的40%到45%,这时评论一般比较长,会比较有针对性。当作者收到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如果编辑要求作者对文章作重大修改,那么应记住并非所有审稿专家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因此也不是所有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都一一采纳。此时要根据可接受的建议修改文章,同时,附一封说明信,一条一条地对不能接受的审稿意见进行陈述。当然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最后的一种情况也是最不幸的一种就是遭到退稿,这要占到总投稿量的50% 。当作者遭遇到退稿时,无论他原先有多大的成就,此时一定会有一种挫败感。这个时候则要努力地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认真阅读退稿信和审稿专家意见,考虑他们提出的对论文的看法。然后根据这些看法或者自己新的认识修改稿件,转投到其他期刊。这样,通过反复的认真修改,论文质量也有了大的提高,自己的努力最终一定会被得到承认的。
报告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感谢Robert教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相关知识,为将来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