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 2007年第1期 总第1期
2007年9月14日下午,“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一期,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殷杰教授作了题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开坛之讲。本期论坛由张培富教授主持并担任主评人,来自校内外的教师、博士、硕士和其他人员参加了论坛讨论。
殷教授的报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来阐述《科学与形而上学》:科学的形而上学之源,拒斥形而上学和科学时代的形而上学。
第一部分:科学的形而上学之源。科学的三种定义:一是指导人类与自然界交往的理论知识,特别是系统的自然知识;二是根植于希腊理性传统的西方人特有的对待存在的理性态度,尤其是这种理性指导下的自然知识体系;三是近代欧洲诞生的一种看待、处理自然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建制。形而上学则指超验的、本体论为核心,普遍概念和范畴为形式的纯粹思辨哲学体系,虽然以认知或知解的形式表现出来,却意在人类安身立命之本的寻问,并把人文价值取向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生终极关切作为自己最切要的职分。主客对立、人与世界的分离,人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将自己的生活世界主题化,形成各门具体科学,并对科学对象和哲学对象进行了解释说明。科学的对象包括世界的全部领域和人类的全部活动,构成了关于世界的各种“思想”(知识)。哲学对象包括以科学提供的世界的全部思想(知识)为对象 ,对这些“思想”进行“反思”。形而上学原则构成了科学的基础:自然的一致性和秩序性原则,实体性原则,因果性原则。殷教授引用了杨振宁和怀特海的话进行了生动解释。
第二部分:拒斥形而上学。到了近代,更多地提倡科学,分解形而上学:专注于人,给科学让地盘,哲学科学化。科学哲学的分析运动:形而上学命题毫无意义,逻辑语言分析代替思辨方法,本体论问题根本不存在。赖欣巴哈认为:相信科学能回答一切问题。这是那样通行,这简直使科学接过来了一个以前本是宗教所担任的社会职司:提供最终安全的职司。对于科学的信仰颇大程度地代替了对于上帝的信仰。神学的全部危险,它的独断论以及通过确定性的保证对于思想的控制,都出现在把科学视为不会错失的哲学里了。
第三部分:科学时代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意义:现代人的真正危机是信仰危机,因为在经过理性主义对人的异化与虚无主义对一切的消解之后,现代人已成了后工业社会中技术意识、商品意识、消费意识的奴隶,只有重构人类信仰才能避免人生意义的丧失及整体的支离破碎。要重建人类的诗性、理性和信仰。以爱因斯坦之路为例给出了现代科学的启示,科学是一种获得了巨大成功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而不是一个完善的世界观。我们坚信科学是至今为止解决许许多多问题的最好方式。但是,这些问题并非所有的问题,并且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问题 。
最后,殷教授还就科学与伪科学的标准、索卡尔事件以及STS等问题进行了讲解。报告结束后,主评人张培富教授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相关问题:“科学与玄学”论战问题的历史回归;理性与李约瑟难题;如何进行中国现代文化的重建;贫困的哲学和哲学的贫困等等。在座的老师和研究生也提出了不少相关问题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听取了殷教授的见解。殷教授通俗生动的讲述,踏实谦逊的作风,引人深思的分析,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称赞。
(易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