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化中的技术解释”课题组会议
2012-07-24
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乔瑞金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后现代文化中的技术解释(项目编号: 05JJD720200)”课题组,于2012年7月20-23日在山西太原组织了课题组专门会议,来自北京、上海、沈阳、石家庄、九江等地区近2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当前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其中技术解释的研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充斥于包括科学在内的各种学科中,对后现代文化的解释构成许多学科的重要内容,技术解释则是各种解释和研究的主导因素,因而,对后现代文化中的技术解释的探讨,对于理解当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具有突出意义。
后现代文化的技术解释是以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省得到集中表现的,在我们看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主要集中在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技术批判,对宏大叙事知识论的技术批判、对后现代与后工业社会发展的技术解释以及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
1、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技术批判。在这一主题的讨论中,海德格尔、福柯、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四位学者的思想受到与会人员的热切关注,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否定与改造性的肯定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
2、对宏大叙事知识论的技术批判。在这一主题的探讨中,与会学者围绕利奥塔、伊德和米切姆等三位学者的思想,讨论了利奥塔、德里达等人对以西方科学知识思想的批判,以及他们主张的技术在消解主体言语的核心结构和倡导微观叙事中的作用等问题。
3、对后现代与后工业社会发展的技术解释。在分析后现代状况下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一主题时,学者们围绕贝尔、芬伯格和德鲁克,及其分别研究的后工业社会论、后资本主义社会论和后现代技术批判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对于荷兰学派所做的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4、以文化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技术批判。在这一主题的讨论中,主要涉及威廉斯、伊格尔顿、柯亨和哈唯等四位学者,他们对于文化本质的理解、对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反思、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诠释以及对未来社会的乌托邦设想是与会学者探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