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CSSCI(1998—2007)10年间所收录论文的引文为统计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近年来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知识来源及其变化态势,可以发现,随着知识生产和高等教育的变革,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知识来源无论在引文数量、引文类型以及语种结构方面都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总的来说,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知识来源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对知识产权更加尊重
通过对CSSCI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篇均引文数和有引文文献的比例基本上在逐年增长,说明人文社科学者越来越注重对他人成果的借鉴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越来越注意知识的积累。在某种程度上,引文量的增加至少说明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在日趋规范的同时,更多地反映出学者能够注意吸收和借鉴既有研究成果,不断推进人文社科研究的深化。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无论在拥有引文的比例上还是篇均引文数量上,均与自然科学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CSCD) 2004 年的统计,自然科学期刊论文的篇均引文数已达到十数篇,而同期的CSSCI期刊的篇均引用文献数量只有7.38 篇。论文的被引是反映学术文献出版后发生影响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目前发表的学术文献,以低质文献居多,即绝大多数文献自发表以来未被引用过一次。研究表明,每年被CSSCI收录论文引用的文献中有90%以上当年仅被引用过一次,引用离散度相当高。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人文社科研究涉猎范围极为广泛,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献所占比例偏低,文献的产出与利用比偏低。
图书、期刊论文的引文量居多
从引文类型看,随着引文总量上升,各主要类型的载体被引文献数量基本都呈上升趋势。统计显示,对于人文社科研究而言,图书、期刊论文及汇编文献为主要的引用文献类型,前二者之和占引文的80%左右,三者之和占引文的90%左右。这表明在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图书依然是学者最依赖的文献类型,期刊论文的学术分量和学术影响越来越大,汇编文献的史料价值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说来,期刊论文、网络资源要比图书能较快地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引文文献中期刊论文和网络资源比例的上升反映了人文社科研究越来越重视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最新的研究问题。一个不可忽略的趋势是,网络资源在各类文献引文中异军突起,越来越得到学者关注,1998—2007年间,其引用量增加了50多倍。这表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网络资源以其及时、方便、快捷而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网络资源必将成为人文社科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学术资源。
中文文献引用占绝大多数
从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可以看到,中文文献(包括译文)始终是我国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来源,1998—2007年10年间各语种引用文献所占比重平均达78.81%。在各外语语种中,英文被引文献所占比重的增长速度相对明显。随着我国的日益开放和国际化不断加深,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资源对我国的人文社科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英文文献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英语世界的国家在全球知识体系中的话语霸权地位。当然,中文文献的引用占绝大多数,并不意味着学术资源和学术思想的本土化,也不意味着国外学术影响的弱小,因为观点性引证和资料性引证的意义显然有别。如果引用量不大,但主要引用观点、概念、思想的话,其学术影响仍可以较大甚至很大,而这正是近些年来我们所经验的事实。更令人诧异的是,即使在一些“舶来品”的学科中,外文引文也处于较低水平,进一步说明我们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国外思想、思潮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中文译文。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我们的研究人员对外文文献的使用能力和外文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学术理念、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上的巨大差异。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