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English 山西省自然辨证法研究会
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首页» 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2011-11-20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编者按

  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市教委、陕西省教育厅等六个单位做了大会交流发言。各单位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分别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六个主题,畅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体会,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现将交流发言摘编如下: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朱善璐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应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文化基础。
  “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是全会《决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应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刻总结当代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文化成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吸收引进所有国外先进的文明成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承创新应植根于历史,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解决“谁来育人”和“怎样育人”的问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学生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到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形成新的“文化传承创新”学科增长点。高校应集中力量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展协同创新,加强同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研究,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样式和解读方式。认真做好《儒藏》、《清史》等文化经典的编纂与研究工程。
  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利用高校学术交流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使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和欣赏彼此国家的文化,积极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风采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努力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学术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 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高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镇,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改革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要的基础之一,应切实提高研究质量,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的高质量。
  坚持正确方向与改革创新二者的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高扬改革创新的旗帜,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整学科的战略性布局,改革消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性矛盾,建成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思想理论与文化建设的平台、政策咨询与政府智库的平台、高层次干部培训的平台、国际声誉与影响力拓展的平台。
  抓好学术发展与现实贡献二者的结合。基础理论研究是高校的优势。应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抓紧抓好基础理论研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新的更大发展。
  牢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题,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引导教师为国家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努力把创新程度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
  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二者的结合。高校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源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以更加科学的思路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实施“优势转化战略”,积极探索将各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提高科学研究质量,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充足资源、浓郁氛围、广阔空间。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直接转换为培养人才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丰富科研资源,为广大学生开展讨论式、研究性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为学生们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从而造就更多的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思想的孕育者、新学科的建设者。

以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程天权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全会精神和《决定》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总结和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水平,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正确把握理论创新与实践的关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生命线。应把握时代的脉搏,体验时代的呼唤,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要重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重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改造的伟大实践,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二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应认真、系统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经典作家针对当时的需要提出的具体论断区分开来;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掌握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经典著作研究与当代现实问题研究进一步融会贯通起来。
  三是树立问题意识,高度关注当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不仅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更应关注现实,特别是关注和研究时代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时代紧密联系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以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和综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
  四是注重“纵向继承、横向借鉴”。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应吸收我国和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关注世界的发展变化,做到“纵向继承、横向借鉴”。马克思主义研究应扎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扎根于我们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具有国际眼光,既要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最新态势,又要密切关注国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借鉴其中的科学成分。
  五是注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跨学科的支撑。重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和各个应用学科建设,又要有学术研究的综合眼光,实现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架构起海纳百川、综合创新的精神文化空间,产生体现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新视野新思想新方法。
  六是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世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当代的国际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应当与国外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加强交流和合作,努力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话语权。

瞄准质量目标 努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中山大学校长 许宁生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本质上就是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应用对策研究能力、国际交流能力来实现,同时要抓好人才队伍的质量建设。
  第一,促进基础研究能力提高。基础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内在动力。夯实基础研究创新发展的支撑条件,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文史哲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提高基础理论创新的水平;重点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加大投入,着力建设基础资料文献和数据的数字化平台,保障基础研究得以长期深入开展。
  第二,促进应用对策研究能力提高。高校应紧紧围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做出理论概括,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机制,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主动承担实际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并开展合作研究,提高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第三,促进国际交流能力提高。国际交流和对话能力的强弱,是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标尺。一要处理好“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扎根于本土,同时秉持开放的国际学术视野。二要与海外学术机构建立深层次学术合作网络,开展高水平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采取措施把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推向世界,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打造国际学术新品牌。三要积极应对国际重大问题,加强对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第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提供适合于人才发展的各种条件,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加快建立培育青年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活动资助体系,为培养青年优秀人才创造条件;把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结合起来,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立和巩固相应组织机构,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诚信。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上海市教委主任 薛明扬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六中全会精神和《决定》要求,对高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更大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发挥高校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高校是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之地,应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深入地开展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积极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善于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优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实力和水平。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不断寻求科研方法创新,重点建设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势学科。探索创办高水平外文学术期刊和外文学术网站,为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向世界提供重要载体。
构建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主线,善于运用他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发掘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所藏的文字、图像资料,通过他者的视角反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开展与国外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同时鼓励国内高校发挥自身特长,利用自身优势,到国外建立国际分支研究机构,弘扬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学术成就。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决策,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围绕全球问题、国际区域问题和国别问题,重点建设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推出系列发展报告和政策建议。积极探索跨地区、长周期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学术联系、学术交流、学术合作的新平台,不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树立精品意识,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认真用好学术精品、国际性论坛、著名学者这三张名片。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促进学术精品海外推广,将中国优秀文化与文明传播于世界;举办国际论坛是展示学术成果,扩大中国学术国际影响,继续办好“上海论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办新的国际论坛,探索建立“学界、政界、商界”三方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国际论坛发出中国声音;适应全球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的特点,瞄准国际舞台,遴选重要方向,加强孕育培养,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使一批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学者在学术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全方位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 杨希文

《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

  全会《决定》要求,“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应切实肩负起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责任,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水平。
  一是抓基础,着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大学最具有整合性与影响力的工程,是各项工作中起带头作用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西部特有的人文资源,进一步凝炼方向,形成具有明显地域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研究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学科基地,进一步加强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强适应西部地区科学发展需求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建设,形成一批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立健全鼓励、引导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体系,并将社科研究、人文熏陶贯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在方法上注重交叉研究、综合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二是抓平台,着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基地是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平台。发挥基地排头兵示范作用,整合西部地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扶持西部地区的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建设,搭建一批以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为导向的重点研究基地,新建一批适应西部大开发要求的区域特色重点研究基地,为服务西部大开发提供决策咨询和理论支持。
  三是抓主体,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西部地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着力培养扎根西部,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队伍;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和机制,破解在西部留住人才难、引进人才难的问题,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改进科研评价制度,建立重创新、重质量、重贡献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尊重创造性劳动,在经费、条件等方面向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开创精神的一线教师倾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四是抓应用,着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科学地回答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是繁荣发展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力源泉。西部高校既要立足地方,结合自身实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面向全国,具有全国意识、世界眼光,在某些研究领域或特色学科敢领全国之先;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协作,搭建有效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运行平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国家和地区发展建设需要、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方面确立研究方向,组织联合攻关,在服务中寻求发展机遇,形成学科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 20111121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