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English 山西省自然辨证法研究会
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首页» 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人民日报:缺少天才谁之责
2011-11-09
     这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答案的“脑筋急转弯”:一棵树上有三只鸟,有人用枪打死了一只,还剩下几只?
  成年人皆以为然的标准答案就是:没有了,因为另外的两只也被枪声吓飞了。
  然而,一个五岁的孩子却做出了令人称奇的回答:还有两只。他的理由有N多个:如果这棵树很大很大,鸟儿可能从树的这一侧飞到那一侧去了;如果用的是消音手枪的话,那两只鸟就听不到枪声;现在城市里的鸟儿平时听到的噪音太多,对枪声也许不那么敏感了……
  故事讲完,同事忍不住一声长叹:现在孩子上中学了,每天都要做无数的练习题,给出无数的“标准答案”,再也不会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再也做不出这样有意思的回答了!
  类似的经验,想必许多成年人都曾有过。可悲可叹的是,我们的孩子们正在应试教育的训练中,重复着父辈们的经历:棱角被磨平,求知欲被抑制,想象力萎缩,好奇心锐减……
  由此想到与“钱学森之问”异曲同工的“乔布斯之问”: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乔布斯这样的创新天才、商业奇才?比较一致的共识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美国那样的教育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个性,倡导质疑,宽容失败,鼓励创新,保护发明。
  对天才的期盼,早已有之。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写过一篇杂文《未有天才之前》。对于“中国为什么缺少天才”,他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民众”:“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
  鲁迅先生的这篇杂文,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在批评环境、指责制度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有利于天才的成长、创新的产生?
  这样的发问并非矫情——
  如果您是孩子的家长,您是希望他把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门门考一百分,还是给他更多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果您是一名教师,您是鼓励学生“听话”、考高分,还是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如果您是一名消费者,您是宁愿多花一点钱买正版产品,还是图便宜买山寨版?
  如果您是负责贷款的银行经理,您是青睐那些风险又小、额度又大的大客户,还是挑选那些成长性好但风险较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如果您是一名地方领导,您是热衷于见效快的招商引资,还是大力培育“前任栽树、后任乘凉”的种子企业?
  ……
  从中不难看出,成年人的所言所行,都可能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成年人的所作所为,要么是鼓励创新的助推器,要么是阻碍创新的绊脚石。其实,无论是制度、机制也好,还是氛围、环境也罢,都是由人来制定、实施、创造的。如果一味归罪于制度、环境,而不反思自身、从我做起,无异于推卸责任,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与其慨叹羡慕,不如行动改变。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甘当培育天才、鼓励创新的“泥土”吧。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文章来源:科学网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