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English 山西省自然辨证法研究会
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首页» 学界概览» 学界动态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2007-01-05
  2003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20041月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20048月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全面推进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面推进高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要求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必然呼唤并催生伟大的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内在要求。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正处在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会带动理论的更大突破,而理论上的突破又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模仿,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很快,创新很快,但我们的理论研究、理论总结还相对滞后,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理论解释与概括还很不够,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引领实践方面做的还不够,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公认的成就很不相称。如何把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丰富实践经验上升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如何把特殊的中国经验提炼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与党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理论脱离实践现象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和教材建设亟待加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繁荣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加快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立足中国实践,体现中国文化、凝聚中国智慧、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增强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文化要素在综合国力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当前,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密切,同时相互间竞争也十分激烈。特别是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文化优势,推行“文化霸权”,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我们的祖辈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对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化不仅在历史上,而且至今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进入2l世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但目前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严重“入超”,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文化的背后是思想、观念、价值,其核心是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文化凝聚力、影响力的提升,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复兴中华文明,急切呼唤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就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质量。大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质量的核心问题。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50%,专业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队伍中高校教师所占的比例达80%以上。这是一支很大的队伍,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水平如何提升,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最根本的就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并且在指导思想上不断与时俱进,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践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思想。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既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中央领导同志指出,构建新的学科体系,中国学者应该是最有资格、最有责任和最有义务做好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现在最有资格写出新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要用这些理论来教育下一代,也要用这些理论来影响世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早日完成建设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这一历史重任。
  二、把握内涵,明确责任,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高等学校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科研与教学结合既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特点,也是高等学校最显著的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落实到高校,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己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哲学社会科学,是要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部分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
  坚持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要求和重要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一战略工程中,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自觉弘扬优良传统,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坚持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惟一正确的态度。我们国家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大国,也应该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大国。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自觉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根据当今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勇于提出新观点,阐发新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的运用和新的发展。
  (二)植根实践,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归根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的特色、风格和气派。我们所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和气派,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植根实践,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有力的回答,推动理论体系创新、学科体系创新、教材体系创新。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的学术兴趣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与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作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结合起来,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积极回应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它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充满生机和活力,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真正关注新问题、聚焦大问题、切准真问题。
  (三)承接传统,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发展的重要基点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既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当代中国的弘扬、发展和创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的成果,同时也成为这个民族进行新的文化创造、谋求新的发展的基点和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珍视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并发扬光大,一是要注重发挥传承文明的神圣职责,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其丰富内容的研究,并根据新的实践,赋以新的内涵,使之历久弥新,薪火相传,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基于我们的先辈所积累下来的思想智慧,思考和解答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新的课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三是要承续中华民族文以载道、学以致用、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宝贵的学术精神,坚持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高扬学术创新精神和学术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注重与我们的文化国情、文化传统相适应,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从而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更好地发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四)广泛借鉴,以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为丰富养料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开放的,是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是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在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对待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中华民族有着积极吸纳外域文明的优秀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与外域文化交流、碰撞,积极吸收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自觉地将其熔铸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中。这是中华文化成就其灿烂和辉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还要全面了解世界,不仅要研究中国的问题,还要研究世界的问题;不仅能够对当今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做出解答,还能够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看法,在国际学术领域,有中国学者响亮的声音。在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我们要善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对这些思想文化成果的思想内容、表现方式等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分清哪些是真正处于世界科学文化前沿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否定和抛弃的东西,哪些是应该引以为戒的东西。要克服盲目崇外的思想弊端,多做深入的研究和评判;要强化吸收借鉴过程中的中国立场,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将大胆吸收、借鉴与立足于中国实际的创新创造结合起来,在广泛的吸收、借鉴中,同时注重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提升我们所要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先进性。
  (五)发挥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的具体体现形式,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的着力点主要就在于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高校具有基础性、引领性和主力军的作用。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科类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工作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在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如何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如何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方向、性质与特色?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积极回应。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突显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两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影响,需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其中,学科体系建设是基础,教材体系建设是重点。学科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聚学者队伍、构筑学术高地。规划学科体系建设,要注意体现全局,明确重点,着眼未来;要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各种(类)教材支撑的体系,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全力完成中央交给的4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9本文科基础理论课教材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好150本文科主干课教材,基本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编写计划于2007年完成。第二批15种重点教材研究和编写工作2006年启动。第三批120种左右重点教材研究和编写计划将在总结第一、二批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于明、后年全面启动。
  科学研究是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础。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没有深入的科学研究,没有理论上、体系上的创新,就不可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而只能停留在旧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上,或者是照搬照抄国外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消化引进再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同样有这样的创新。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继承创新、综合创新、原创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要鼓励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广大教师要围绕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中提出的新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解答学科建设中的难点、教学上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将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返回到教学环节中去,编写到教材中去。
  三、加强领导,推进改革,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切实保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关心和支持。要加强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增强服务意识,切实从政策、经费、体制、机制上保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同样重要”落到实处。要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大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稳步增长。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要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在教育战线主要体现“两个”为本,即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把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注意总结和发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培训和教育,重点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五批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跨越发展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培养一批潜质突出、勤奋努力、志在学术、勇攀高峰、政治合格、为人正派的青年后备队伍;培养一批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科研管理队伍,使这五批队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特别是要发挥科研基地和重大项目凝聚和培养人才的作用,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政治上关怀,事业上支持,学术上尊重,生活上关心,努力造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人尽其才的局面。
  (三)建立健全科研制度,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得益于高校科研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体制和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迅速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下发的《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大力支持和鼓励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尽快形成质量导向明确、评估监督有力、竞争流动有序、成果转化迅速、组织运行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注重科研的原创性和实际价值,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重数量增长向重质量提升的转变。
  (四)加强学风建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社会事业,是一种繁重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精品源于艰辛,质量在于创新。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离不开严格的科学态度、程序和方法,离不开艰辛的劳动,离不开创新。树立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名逐利的良好学风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保障。近年来学术界一些不良之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影响了学术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声誉,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声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树立良好的学风,营造有利于学者潜心学问、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强调严谨治学,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反对浮躁之风。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另一方面,要提倡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摘自《教育部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