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大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2005-01-13
会议主题: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会议时间:2004年11月5日至6日
会议地点:南京大学
会议简要情况:
由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后现代科学观与科学大战”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5日至6日如期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十余位代表满怀热情地聚首这次学术盛会。
会议邀请了林德宏、李醒民、邢润川、江晓原、刘兵、成素梅等作主题报告。
林德宏在报告中,分别阐述了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实在论与实证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澄清了人们在概念认识上的某些误区。同时指出,我们对任何思潮的评价都要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力戒用一种片面性来反对另一种片面性。
李醒民作了“批判学派科学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意向”的报告,以翔实的历史史料和深厚的理论素养从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以马赫、彭加勒等为代表的批判学派哲学中蕴含的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意向。这四个方面分别是经验对理论的不充分性、坚持弱客观性而引入了主观性、坚持理性论但也承认非理性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坚持开明的和智慧的科学主义以及对贬义的科学主义的反驳。
邢润川在报告中首先提出两点声明:反对科学主义并不等于反科学;科学主义是国际性思潮,没有国内与国外的区别。科学大战实质上是两种文化即实在论的理性主义和社会历史主义之间在深层认识论上的冲突的表现;在对这两种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发展作了简要梳理的基础上,进而指出后现代科学元勘是这两种文化发展的一个逻辑结果。同时也对科学元勘的特征作了总结,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科学元勘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历史性存在的科学,使科学走下神坛,这对科学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科学在某种维度上具有社会建构的合理性,但其自然维度也不容抹煞;两种文化的对话有益于它们更好地认识和反省自身,对两者都有建设性意义。
11月6日下午,全体与会代表就科学大战与两种文化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杨艳萍在“利奥塔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言中,介绍了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颠倒过来了,不是科学决定技术而是成了技术规训科学;这种关系的颠倒使得专业教育只能培养出单向度的技术性人才,而难以产生知识精英;介绍了利奥塔所谓的与以往强调确定论和确定性完全不同的后现代科学,并论述了利奥塔后现代科学的人文意蕴。
刘晓力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的发言中,主张区分SSK学者的社会学抱负和哲学抱负; SSK的真正目的是要借助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社会学的方法将认知世界与境化,从而将科学知识变成集体建构的产物,其真正的哲学抱负是要张扬一种集体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发言最后指出理性和经验认识论两种意义上的认知是在研究科学的认识维度和社会维度之间关系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科学哲学所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
这次大会的另外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与会代表提交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如孙思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相对主义知识观的分析批判”一文中,从自然信念的社会决定论、用多元的标准重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的合理性问题等几个方面分析了SSK的相对主义科学观,并分析了其理论困境。蔡仲的“强纲领SSK的认识论分析”一文,论述了SSK、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对客观性的解构;并分析了SSK的相对主义立场,指出他们虽然不主张本体论的相对主义,但实际上却没能避免滑向这一立场,从而导致了SSK的诸多理论难题。戴建平提交了“在数学与后现代理论之间”一文,他提出,对于种种后现代理论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在哲学和历史的背景下进行认真的检讨,要做一些实际的工作来沟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要挖掘二者的共同之处,而不是只从表面上相互攻击。
在大会闭幕式上,由肖玲和蔡仲分别作了总结报告。郑毓信也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这次大会的学术水准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告诫学术不能和稀泥,也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坚定一个方向深入研究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深刻而又有见地的观点。最后,大会在林德宏极富激情的演讲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