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
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硕士研究生

201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

时间:2010-03-21

        根据《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及中心教学工作安排,2010年3月18-19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组织了201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参加预答辩评审组的专家有:殷杰教授、张培富教授、李树雪副教授、王姝彦副教授。拟于今年毕业的31名统招硕士研究生和9名高校教师班学员参加了预答辩,其中科学技术哲学专业31名,科学技术史专业9名。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1.柴成鱼,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中的概念问题研究
2.段 玮,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后现代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3.郭婧杰,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成素梅教授, 论文题目:论量子非定域性与因果关系
| 4.郭培琰,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现代性与社会科学的关联性研究
5.胡晓丽,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模型化的问题研究
6.刘艳芹,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资助状况的考察
7.牛晓彧,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中的因果说明研究
8.申敏敏,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郭贵春教授, 论文题目:几何学构建中的发生认识论解释
9.魏戌成,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中的认知问题研究
10.文亚妮,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个体主义研究
11.许 奕,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研究
12.薛 媛,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王选科学思想研究
13.杨 洋,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范建年教授, 论文题目:科技政策执行力初探
14.张哲慧,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科学建制萌芽
15.赵 伟,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状况研究
16.胡葆芸,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马克思的社会观
17.苏圆娟,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自然主义社会科学思想研究
18.张长青,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李树雪副教授, 论文题目:太原市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19.王志勇,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李树雪副教授, 论文题目:山西省体育科技现状调查研究
20.郅永诚,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兰德公司对中国问题的研究
21.尹小石,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安军副教授, 论文题目: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机制研究—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
22.冀会青,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王姝彦副教授, 论文题目:科技伦理视域下的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
23.康崇垚,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贺天平教授, 论文题目:医疗技术主义及其批判研究
24.郭秀芹,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1922-1949年间中国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发展探析
25.郑晋文,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晋中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年科技建制发展研究
26.范广文,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范建年教授, 论文题目:科技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7.邢学军, 2006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科技进步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28.郭薇薇, 2006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中北大学信息化建设的分析研究
29.刘霞萍, 2006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我国大学科技园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30.杨晓东, 2006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福建船政学堂留学生与晚清海军科技事业的发展
31.王振军, 2006年9月入学, 导师为殷杰教授, 论文题目:高科技条件下公共权力的制衡:技术路径和制度安排
科学技术史专业:
32.陈 亮,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汉静教授, 论文题目:宋代造船技术研究
33.成丽萍,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牛芳教授, 论文题目:我国现代文献信息编目技术及其发展
34.郭银萍,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中西文化交融下的近代中国建筑
35.韩晓静,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民国二三十年代科学教育体制化研究--基于科学文化视角的考察
36.刘 婧,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移动通信技术演变史
37.马宏斌,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日本诺贝尔奖获奖原因之社会学分析
38.齐振英,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张培富教授, 论文题目:中华学艺社史考及其科学社会学分析
39.张俊凯,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山西平定砂器发展研究
40.郑 靖, 2007年9月入学, 导师为高策教授, 论文题目:秋风楼顶层悬柱的抗震性能析
预答辩共分三个环节:一是资格审查。根据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对学生上学期间学业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修满学分,发表和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二是集中汇报。导师组组成答辩委员会,听取学生自述,并对论文给出评述意见;三是复审。集中汇报后学生须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对论文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修改,在规定时间内交导师组复审,复审通过者才能进入学校毕业答辩程序。
组织预答辩是充分发挥导师组作用,对全体学生学术水平进行的一次非常有效的全方位的集中检阅与点拨。中心至2005年实行预答辩制度以来收到很好的效果,预答辩机制也日趋完善。通过预答辩,可以在交付正式答辩前对所有论文作一次大幅度的检查评估,质量比较好的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对质量差的由导师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既体现了教学环节的严密性,又避免了正式答辩时的被动和尴尬,对于论文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术水平的再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中心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另外,把预答辩时间定在“3•15”后,是中心学术打假决心的一种有效提示。对此,答辩委员会一再强调:论文质量是底线,论文写得好不好是个能力问题;而学术道德规范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反映的是道德和法律层面的问题。不论答辩前还是答辩后,甚或是授学位之后,一旦发现涉及学术规范的问题,中心将坚决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答辩中专家们从题目、结构、内容、方法、语言和创新等多方面对论文进行严格把关,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答辩结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重大修改类:预答辩不予通过,保留当年修改资格,论文须作重大修改后再进行审查,复审合格后可以进入学位答辩程序;二是较大修改类:预答辩基本通过,论文须作较大修改后再进行审查,复审合格后可以进入学位答辩程序;三是一般修改类:预答辩通过,论文需做完善性修改后再进行审查,复审合格后可以进入学位答辩程序。
参加本次预答辩的4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5名学生的论文需要进行一般性修改,26名学生的论文需要进行较大修改,另外有9名则未能通过预答辩,需要进行重大修改。
根据答辩委员会决议,硕士研究生须按照答辩时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全面修改,四月底提交修改好的论文由导师组审核,复审通过的方可按照学校程序参加正式的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