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
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研究生

科学技术史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07-10-09

        一、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尊师爱友、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优良的科学职业素养,求善求美求真,勇于为科学技术哲学事业不懈追求。
  2. 具有较扎实的现代科学技术史基础知识,较全面地掌握科学思想史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较。 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 熟悉科技史学科的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向,能够在本领域作出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4. 毕业后可以从事科学技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以及与科学技术发展有关的管理、咨询、宣传、编辑、出版等工作。
  二、 研究方向
  1. 科学技术史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科学史之理论;科学史研究方法论;科学史家研究;综合科学史。
  2. 学科史:主要研究内容为物理史;化学史;生物学史;数学史。
  3. 地方科学技术史:主要研究内容为世界区域科技史;中国科技通史;中国区域科技史;山西科技史。
  三、 学习年限与学分
  (一)学习年限
  1.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6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低为4年;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最低为6年(含硕士阶段)。
  2. 第1-2学期进行课程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第3学期开始从事课题的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分
  1. 博士研究生最低学分要求为课程14学分,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各1学分
  2. 公共基础课8学分(外语6学分,政治理论课2学分)
  3. 专业课4~8学分
  4. 选修课2学分
  四、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件,教学进度表)
  五、 补修课程
  以同等学力入学和跨专业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程,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补修课程不计入学分。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 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着重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会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若干学位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前沿发展动态,强化学术交流,为开展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并组成指导小组协助导师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在导师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的积极性,师生合作,教学相长。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培养方法,不断提高博士生的质量。
  七、考核方式
  (一) 课程考核
  1. 博士学位课程考核采取考试为主、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考试应组织考试小组(经校学位委员会主席批准)来主持进行,其职责包括会审试题、 确定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等。
  3. 考试小组由包括任课教师在内的三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
  4. 考试可采用笔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分采用百分制,要保留试题、试卷及相关记录。
  5. 各门课程的完成应尽可能结合课程论文的写作来进行。
  (二) 中期考核
  1.博士生在入学第2学年春季学期末要对其进行一次德、智、体全面考核。
  2.思想政治方面的评定:包括个人思想小结、博士生指导小组评语、基层党组织意见等。
  3.业务方面的评定:包括检查各门课程学习情况及考试成绩,组织一次专业综合考试,同时考察其科研能力的初步表现。可通过课程论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评述及其它方面的表现来进行考核。
  4.身体健康方面的考核: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下一阶段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5.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工作,不合格者,不宜作为博士生继续培养,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八、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学术活动
  (一) 科研调查
  1.入学第二学期开始科研调查工作。
  2.科研调查主要从文献查阅和专家拜访两个方面入手。
  3.定时向导师和指导小组提交调研报告。
  (二) 教学实践
  1. 博士生在学期间有1-2门硕士生或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2. 要组织教学小组对博士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3.教学评估结合将作为博士生中期考内容之一。
  (三) 学术活动
  1. 参加学术活动是博士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经历之一。
  2. 在学期间应参加2-3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应积极参与学科点的各种学术活动。
  九、学位论文工作
  (一) 论文选题的要求
  选题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学术性;论文资料新、观点新、方法新;正文结构合理,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分析深刻,文笔流畅,文字简洁,参考文献规范。
  (二) 开题报告
  应在第2学年秋季学期末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报告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博士生导师、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有关专家组成。通过开题报告答辩,审查选题是否符合上述要求和是否具有可行性。只有通过答辩委员会的审查,方可进行论文的撰写,否则,修改开题报告后再行答辩。
  (三) 中期检查
  在第4学期末应对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小组由原开题报告答辩委员会成员组成。博士生的中期检查报告只有通过检查小组的审查后,方可继续论文的写作,否则应及时修改或调整学位论文课题的进行,并再次接受检查小组的审查,直至合格。
  (四) 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撰写完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应加强对研究生的督促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特别是应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五)论文预答辩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前一学期左右进行论文的全面审核,即预答辩。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向预答辩委员会全面报告论文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听取意见,确定如期还是延期答辩,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六)学位论文答辩
  1. 组织专家进行预答辩,未通过者不得参加正式答辩。
  2. 答辩委员会由5—7位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3—5人。
  十、教材及参考书目(含主要期刊文献)
  科学通史 教材: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科技史 教材:詹石窗.新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
  科学编史学 教材:刘兵.克里奥眼中的科学—科学编史学初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科学史文献学 教材: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科学史方法论 教材:王晖.科学研究方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科技考古 教材: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参考书目:
  (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
  (2)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 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凡二册).中华书局,1994
  (6) 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古籍,2001
  (9)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0)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1)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2)黄顺基等主编.科学技术哲学引论--科技革命时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3)黄顺基,刘大椿主编.科学技术哲学的前沿与进展.人民出版社,1991
  (14)孟建伟.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
  (15)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张功耀主编.科学技术学导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17)教育部社政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05
  (19)[美]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
  (20)全增瑕.西方哲学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1)张家治主编,张培富修订.化学史教程.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2)张家治,张培富等.化学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3)张培富,阎莉等. 多元视野中的化学.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4)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在主办
  (25)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
  (26)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委托主办
  (27)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