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批准号:2000ZDXM720005,主持人:高策教授
“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作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当代论题之一,相关的学术讨论从其源头到当今的话语权长期“锁定”于欧西,而中国学者就此问题具有原创性的思考和深刻反思中国本土“两种文化”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课题立意,创新之处在于:
其一,从理论层面系统界定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所具有的内在同一性,在此基础上厘清当代世界科技革命所蕴含的真、善、美和谐征态及其深层的变革因素。其中力戒流于面面俱到的科技革命叙事,在结题专著中主要运用聚焦透视法,重点分析作为科学革命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及其从基底带给技术进步、人类思维与认识方式的本质性变革,从理论物理学的哲学基底揭示了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二者关系的内在理路。这是本课题就现实问题进行基础性理论探析的创新尝试,使极具现实感的“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课题觅得科学的理论依托。
其二,科学家和人文学家,是“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最前沿和最敏感的实践者与思考者。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久被关注且成果颇丰,如关于爱因斯坦、杨振宁、吴大猷等著名科学家均有著述。相反较于前者,人文学家的科学情怀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无论从研究者的关注程度还是从事实本身而言。本课题特别注意到此现象,发现:人文学者科学素养缺失现象本身就是中国社会科学意识淡薄(2.7%)的缩影。现实无不是历史的延续,因此拯救中国社会“两种文化”疏离的现实,提高国民素养与科学意识,检讨人文学者的科学意识不失为必要途径之一。本课题后期研究较立项时深入的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作为19世纪末以来“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延续,选取那个时代人文学者的代表梁启超,研究梁启超对现代科学文化的认知历程及科学文化传播的实践,他贯穿理性的人文主义情怀的科学精神,对于探寻科学与人文、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等概念在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与生活中的折冲和合理关系的建构不无启示意义。
其三,向人类文明的记忆寻求科学技术与人文审美的历史依据,本课题独辟蹊径,从存留至今的古代文物中挖掘科学技术、艺术审美与人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揭示人类追求技艺、审美与社会文化、人性等诸要素和谐共生的探索历程,拓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紧密而微妙的关系不宜仅仅视作是自西方近代科技革命而引发的,不同文明对真善美的本能追求,古今一致,东西同然,“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历史解读可上溯到更远。由此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物遗存进行解读的尝试,延伸并沟通了科学意识、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联。
1、学术价值:
本课题明晰了“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作为由生活命题到哲学命题、由历史命题到现实命题、由学术问题到人类生存问题的本质内涵。特别诉诸中国近代以来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由历史到现实的演化及其由现象到本质的关联,连接起从科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维视角认识这一命题的可能。通过典型人物个案(梁启超)延伸了“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同中国近现代社会关系的触角,一定程度上使现实问题获得了可信的历史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科学与人文跨越界线走向圆融,既是科学与人文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使然,也是人类认识在磨砺中觉醒的自觉诉求,超越性回归科学与人文的本真状态,成为提升人类生存与发展质量的精神源泉与物质动力。对于从世界视野探讨“两种文化”在中国的来龙去脉,从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寻求解决策略,本课题迈出了初具成效的一步,成果主要体现在结题专著中;
作为本课题立项时的初衷——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和切近现实生活世界为切入点,研究科技革命特别是现代高技术革命负载的深刻内涵,主要成果为《被捆绑的时间——技术与人的生活世界》、《等待毁灭——高科技战争与人》等前期研究专著;
针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五千年文明史不协调的现实,本课题从“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传承至今的古代文物,从古代文物中获得“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历史启示。近年来我们倡导并实践的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中进行“科学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科学”主题研究,一方面利用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涵盖面广的特点,另一方面探索科学技术哲学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发展方向,逐渐改变科学技术哲学“铁板面孔”的形象,打通科学技术哲学与人文学科间的深层联结,一定程度上也开启了科学史研究的新思路;
通过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研究,解析当代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走出困境、面向未来的可能出路,特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开启了相关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路径。
2、应用价值:
本课题最终着力于将视点落定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文化”上,可称作对“两种文化”当代中国版本的诠释。一系列研究成果达到了课题立项时的预期:对诸如当代中国科技物质化利益与价值体系的矛盾,科技与政治、宗教关怀的分歧,科学的社会规范与职业伦理的矛盾,传统文化与西方化的矛盾,中国反科技思潮及其悖论,中国非科学、伪科学对科学的盗用及其防范措施等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精神症结,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论述与剖析,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及现代国民教育具有理论借鉴价值,对协调处理好科技革命与一系列社会问题、道德认知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处在前现代的发展现状与后现代世界潮流的矛盾中,本课题成果立足于现实关怀,系统挖掘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间的多样态存在和复杂的关系,为进一步探求这一现实矛盾的解决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力求为当代中国的“两种文化”研究提供一份可自立的话语。对中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适度张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注重专题理论研究与现实调研相结合,研究生全过程参与课题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题专著《跨越界线,走向圆融——关于当代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思考》成为“山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参与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成为研究生教学的参考资料。
3、社会效益和影响:
通过全面揭示科学、技术、人文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力求使“两种文化”疏离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国当代语境中得到真切可感的诠释。一方面为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认知提供相对宽广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为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社会思潮提供一种导向:对于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科学技术,逐渐培养一种理性又不失深刻的认知态度,同时唤回业已被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物质化倾向覆压的人文关怀。这些成为延续自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呼唤与身体力行的培育现代国民气质努力的一部分。
结题专著《跨越界线,走向圆融——关于当代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思考》注重科学文化的传播,以平易的笔调阐述一个严肃的话题,旨在使各科学者意识到:“两种文化”的疏离不仅仅属于科学技术哲学学者或科学家的思想范畴,它已成为各门类学科不可回避的课题,需要多学科学者共同关注探索解决策略;进而使社会大众真正意识到:“两种文化”的疏离不仅仅属于学者的思想范畴,也不局限于理论或争论中,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无疑都有努力探索与寻求问题解决策略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学术群体理论的自觉和观念的引导,使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两种文化”问题形成自觉的意识,不断地获得从行为到观念的进步。本课题研究价值之一恰恰在于我们的论题为唤起社会民众普遍的情感共鸣、行动共鸣。
4、问题与不足:
“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是涉及面广的大课题。研究中我们注意到本课题的涵盖面,兼顾向社会普及与传播“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问题意识,因而论及的一些问题解析深度还有待深化。诸如“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溯及19世纪末与20世纪中前期中国科学文化认识的研究,人文学者的科学情怀,古代文物中的科技成就与人文关怀的研究,跟踪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等一系列研究均有向深度拓展和细化的空间。
5、主要论著
1) 专著《跨越界线,走向圆融——关于当代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思考》,高策、刘大椿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发行
2) 专著《被捆绑的时间——技术与人的生活世界》, 段伟文主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发行
3) 专著《等待毁灭——高科技战争与人》,曾华锋等主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发行
6、代表性论文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刘大椿, 《光明日报》2004年6月1日
2) 科学与人文从疏离走向融合, 姚雅欣, 《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29日
3) 艺术中的科学——科技哲学的一个可能向度, 高策、杨小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2年第5期
4) 科技与人文,会通以超胜:读《吴大猷论文集》, 姚雅欣、高策, 《中华读书报》2003年08月13日
5) 从模式到方法——关于科学史教材创新的思考与尝试 , 高策、杨小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3期
6) 梁启超:在科学文化的视域中重新解读, 姚雅欣,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6期
7) 从传统“格致”到现代“科学”:梁启超“科学”观念透视, 姚雅欣、高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6期
8) 社会达尔文主义:近代中国人的忧虑与抗争, 高策、杨小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1期
9) 梅文鼎的日月五星左旋说及其弊端, 杨小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0) 黄百家与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 杨小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年第3期
11) 山西古代数学史述要, 杨小明、高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3期
12) 美国猴子案:历史还是偏见?杨小明,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2期
13) 结缘相对论:梁启超非“唯”科学文化观, 姚雅欣、高策,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7期
14) 山西古代壁画中的科学技术, 李树雪、杨小明、高策,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6期
15)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林德宏,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第4期
16) 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 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 林德宏,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2期
17) 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 林德宏,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6期
18) 原始自然知识的发生, 林德宏,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