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网站 English 山西省自然辨证法研究会
工作动态
首页» 中心动态» 工作动态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人才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简介
2005-01-09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在人才管理、引进和培养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内部整合上,以学科群建设带动人才建设
  本学科群的管理结构是:以首席专家为学科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学科基础――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学科依托――以学科群建设为学科目标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通过这一发展模式,本学科群的人才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优化整合,形成了梯队整齐、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

  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上,以学科群首席专家郭贵春教授为核心。郭贵春教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在该委员会的98名委员中,郭贵春教授是惟一来自地方院校的委员,同时他也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不仅在科学技术哲学领域,而且在整个哲学学科,他目前是全国公认的几名哲学家之一。本学科群首席专家的这一学术地位,在国内哲学领域内是首屈一指的,首席专家的这一学术地位把整个学科群的建设都提高到全国最高的位置上来进行。

  在40岁到50岁的年龄段上,以学科带头人成素梅教授为核心,包括高策教授、乔瑞金教授、魏屹东教授等人。成素梅教授在物理哲学的研究方面,是国内公认最好的学者之一。高策教授的地方科技史研究、乔瑞金教授的技术哲学、魏屹东教授的STS研究,都体现出很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在30岁到40岁的年龄段上,以学科带头人殷杰教授为核心,包括李红教授、闫 莉副教授等人。殷杰教授是哲学学科近年来出现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新一代青年学者之一,从1999年开始至今,哲学学科总共评出10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殷杰获得了2004年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殷杰是我们学科群有博士点以来培养出的第一批博士,他的发展是本学科群人才培养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

  郭贵春、成素梅、殷杰三位为核心,本学科群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由校内的11名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创新团队,包括郭贵春、高策、乔瑞金、成素梅、张汉静、魏屹东、张培富、殷杰、李红、薛勇民、闫 莉。本团队全部具备高级职称,其中博士或在读博士10人,有出国经历的8人。在这一团队的基础上,本学科群形成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STS、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基础理论、社会科学哲学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本学科主要的研究领域。

  对2000年以来的著作、论文、课题、获奖等多项指标统计表明,这一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相同领域中,成果最多、人员最为齐整、素质最高的科研创新团队。2000年以来,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事件,包括唯一的人文社科基地、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等,都由本团队所取得。对此,我国老一辈科学技术哲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黄顺基教授在全国科学哲学会议上,明确指出“山西大学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特色的学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带头人曾国屏也认为,“山西大学抓住契机、异军突起,几乎垄断了国内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在学科发展上,自1998年有博士点以来,再没有给其他学校留下任何机会”。

  因此,本学科群现在的目标已经不仅是定位于国内,而是逐渐要在世界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内形成更大的影响。

  这种学科群的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有利于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做到有的放矢,既不盲目引进,又有目标的培养各方向所需的人才;有利于保证学科群发展中人才队伍总量要与学科需求和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队伍结构与学科布局和调整相适应,人才工作机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相适应。从而形成了以学科群建设和科学研究为龙头,以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创新群体的形成为重点,外部引进和内部扶植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思路。

  二、外部联合上,以制度化建设推动人才建设

  本研究基地在科研的外部联合上,实行以科研课题为核心的科研人员聘任制度,打破终身制,研究人员的选聘突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招聘。具体办法包括:

  1.按照“带课题和经费进基地、完成课题后出基地”的原则,每年面向全国招标本研究基地提出的三个重大课题,投标者为本领域的全国专家,经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会投票中标后,中标者将与本基地签订责任、权利和利益明确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定期聘任合同。

  2.中标者签订课题研究合同,就成为本基地的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需要进驻本研究基地从事项目研究。一般要求每年校内专职需要驻所6个月,校外专职需要驻所3个月;校内外兼职每年需要驻所1个月。

  3.受聘驻所的专兼职研究人员所在单位应提供同意其驻所的有效证明。要保证在研究人员驻所期间原单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同时要求该证明得到研究人员原所在单位主管校长签字和本人签字。

  4.为保证研究基地的稳定性和开放性,要求驻所研究的校内专职人员不应少于7人,校外专兼职人员不应低于校内专职人员数的三分之一。

  5.为保证专兼职研究人员驻所研究制度的落实,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学术休假制度。

  6.在课题实施期间,聘任的专兼职研究人员发表出版的所有跟课题相关或受课题经费资助的成果,都要求以本基地为第一署名单位。

  以科研课题为核心的科研人员聘任制度有利于人才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为了切实实施这一制度,遵照教育部2001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和山西大学制定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本研究基地制定了14条管理规定,其中直接跟人才管理相关的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人事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聘任制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派出和接受访问进修人员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学术休假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使研究人员的责权利在制度上得到保障,使研究中心形成一个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动态运行机制。

  这项制度有利于科研课题的组织实施、有利于学科领域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产生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本研究基地三年来,围绕教育部人文社科9个重大招标课题,整合了一支面向全国共28人的高素质队伍,包括了国内所有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的主要研究人员,比如老一辈的科学技术哲学专家、原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教授,以及历届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陈昌曙、刘大椿、陈凡等教授,都是我们聘请的专兼职人员,使国内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所有人力资源,都能够在本研究基地优良的工作机制下,得到较好利用。

  同时,这一制度也有利于跨国家、跨地区和跨学科进行科研联合攻关,以短期访问或聘任的形式,成为我们的兼职教授。这一制度的实施吸引了国际最一流的专家来本研究基地访问讲学,比如当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罗蒂教授、英国剑桥大学的劳埃德爵士、俄罗斯著名科学哲学家凯利教授、墨西哥科学史家萨德纳教授、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古克礼教授等人,都以不同形式来访问,有的还被聘任为我们的兼职教授。最近本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郭贵春教授中标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就得益于这一制度的实施。在该项目的投标中,我们充分利用以课题研究为核心的专兼职人员聘任制度,与国内的8名专家和国外的4名专家签订课题合作协议,组成实力雄厚的课题组,保证了课题申请成功。

  此外,我们把这一制度还跟本研究基地的文库、教材、译著三套丛书的出版结合起来,吸引国内最优秀的人才和成果,纳入到我们的聘任和出版计划中,从而使本研究基地的科学研究总是能够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