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堂

学术讲堂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堂

“人工智能哲学热点”学术报告会

时间:2014-09-19

       9月18日下午,牛津大学安纳托利亚学院教授,文森特•C•穆勒(Vincent C. Müller)先生在我中心六层报告厅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哲学热点”的报告。报告由尤洋博士主持。魏屹东教授与近百名师生共同聆听了这场讲座。
        本次讲座是认知系列讲座的第一场,从总体上介绍了人工智能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要义,为接下来深入的学术探讨作了必要的铺垫。讲座大致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穆勒教授以简洁准确的方式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哲学旨趣。“从任何一个问题开始,深入追问下去,你就将到达哲学问题。”穆勒教授说,“我本人是从政治问题开始的,最初我只是思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为什么一些行为被称为‘对’,而另一些却不是呢?”人工智能哲学就是从人工智能开始深入,而最终到达的那些基本问题。
         随后,穆勒教授从技术、认知科学、理论与伦理学四个层面介绍了人工智能及其哲学的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人员从纯经验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奥妙。他们搜集更多的数据,启用更好的材料,用更多的算法,力图制造出更强大的机器人。多数技术人员都是“强人工智能”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打造出赶超人类各项能力的机器人只是个时间问题。
        而认知科学家们面对的则不是符号算法过程,他们关系心理过程,尤其是心理过程的生理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和认知科学都试图把活生生的人与基本物质联系起来,只不过前者的思路是“由物到人”,而后者是“由人到物”。
        试图把人工智能技术和认知科学联系起来的理论架构着重探讨的问题有:计算(computing)是什么呢?人类的意识、意义、自由意志又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是可以等同的吗?对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是人工智能哲学的基本预设;不过实现这个预设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类人的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机器的感受和思维与人相同。相应地,另一种是“非类人的人工智能观点”,虽然机器具有与人类似的功能,但实现这种功能的知觉和意识是不一样的。
         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思考把本场讲座推向了高潮,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成功了会怎么样呢?”制造出一个拥有创造能力的机器,将会有很多后续影响。因为这种机器也许也会制造出比它们更聪明的机器,而接下来还会有第三代和第四代,智力水平不断攀升。人类统治世界,因为他们最聪明,而人类不再是最聪明的存在,又将发生什么呢?
         本次讲座虽然介绍的是基础内容,但充满乐趣味性与现实性,使得整场讲座高潮迭起。讲座后,同学和老师们竞相提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穆勒教授一一作以回应和解答。最后报告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