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堂

学术讲堂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讲堂

“科学的真实性-意义与现状”学术报告会

时间:2009-12-14

   2009年12月21日下午美国迈阿密大学人文学杰出教授苏珊•哈克(Susan Haack)女士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国际论坛以“科学的真实性-意义与现状”为主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报告。苏珊•哈克(Susan Haack)女士曾任英国沃威克大学哲学教授,现为美国迈阿密大学人文学教授,该校文理学院库珀高级学者、哲学教授、法学教授。报告由中心青年教师刘杰博士主持。
  哈克教授从解释真实性的意义开始她的报告。真实性(Integrity) 一词是由拉丁语中“in”+“tangere”演变而来的,意思是“纯洁的”,如今葡萄牙语中的“integridade”仍然是纯洁的意思。我们通常用“Integrity”来形容一个人是诚实的,形容一个文学或绘画作品是真实的,或者一个机构是民主透明的。我们通常用真实性来评价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成果以及科学家本身。在此次报告中,哈克教授主要关注了科学研究成果的客观真实性。
  哈克教授认为,科学的核心工作是调查研究,因此其核心价值应该是客观性,而道德观念上的对错不应该是左右科学结果的因素。在科学研究开展过程中,最好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诚实的,并且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并非所有科学家都是诚实的,而且目前的社会机制也阻碍科学家共享他们的研究成果。科学并不是独立的,它是与政府、工业、法律、教育等部门和领域紧密关联的,尽管科学的真实性并不要求科学必须的独立的,但是很多科学项目,比如要求在短时间内得到成果的研究、有政治目的性的研究、有商业价值的研究等都必须具有竞争力。在紧急情况下,匆忙完成的科学成果往往是有问题的,比如1918年的大流感爆发,科学家匆忙研制出的抗流感细菌疫苗。事实上,那次流感是病毒引起的。而政府也会因为担心某些科学研究的成果而禁止这类研究,一些集权政府甚至会歪曲科学事实,例如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对植物遗传学的认识,以及纳粹对于犹太人与雅利安人的种族观念等。
  那么今天我们对待科学真实性的态度如何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所需的花费也越来越多,所以只有政府和一些大的商业机构能够对科学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持。而这些组织对于科学的兴趣远不是理解自然的真相这么简单。政府和大公司往往希望科学解决最迫切的问题,然而这些并不是科学上最重要的问题,并且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但是资助者们更加喜欢他们想要得到的结果,而不是与他们的希望背道而驰。因此,如果一项研究的结果不符合他们的期望,他们甚至会停止对其进行资助。
  具体到生物医药学研究领域,我们更能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正在逐渐被侵蚀,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诸如“发表医学论文成了医药公司扩大市场的手段”的新闻头条。那么到底有哪些事情正在发生呢?一篇科学论文上署名的作者越来越多,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篇论文有932个作者,平均每两个字就有一个作者。大量增长的期刊导致作者们相互引用,大量回顾性的文章发表,通常没有独立的统计学上的审查。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一种财产而需要保密,资助者可以控制什么样的结果能被发表,在医学会议上科学家们能得到巨额的津贴,医学杂志成了医药公司投放广告的地方,有切实的证据表明,赞助企业可以影响某个研究得出的结论。
  那么这种对科学真实性的腐蚀为什么值得关注呢?对许多人来说,天赋与灵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得到发挥,不诚实的行为会由高级科学家传递的年轻的同事和学生。当真实性逐渐被侵蚀时,公众对科学也会越来越不信任,而非理性主义的思想则会不断得以传播。理解事物的能力是人类的一种伟大力量,但我们的这种能力是脆弱的,尤其是在目前我们对这些不诚信行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需要真理,了解真理,相信真理,是人类本性的最大优点。”哈克教授认为如果允许科学的真实性遭到侵害,就如同允许我们在音乐、舞蹈、讲故事方面的才能遭到破坏一样,是人类共同的悲剧。
  哈克教授的精彩报告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哲学问题以及与哈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也更加期待哈克教授下一场关于科学主义特征的精彩报告。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