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
所在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研究生

2016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2016-06-05

  

  根据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5月31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组织了2016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为南开大学赵万里教授,成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肖显静教授,山西大学郭贵春教授、殷杰教授、张培富教授、魏屹东教授、王姝彦教授。参加答辩的博士研究生有边旭兴、贾林海、刘敏3人。

  

  边旭兴,2008年入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导师为殷杰教授,论文题目为《科学哲学视域下Petri语用网研究》。论文系统全面地讨论了Petri语用网的有关问题,从形式化以及与其相应的可用的数理逻辑之间的关系、模态逻辑与时态逻辑、指示语的形式语用学等方面展开解析,认为Petri语用网的发展将同时受到软件和硬件这两个方面的驱动;并且,未来智能系统必然是建立在硬件并行之上的并行程序的时代。论文有说服力地用哲学理论对Petri网的语用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Petri语用网和Petri语义网的区别;从形式语用学角度分析Petri网的发展,指出未来Petri语用网的发展将同时受到软件和硬件这两个方面的驱动。总之,是一篇很有见地的博士论文。

  答辩专家一致认为,论文写作合乎规范要求,文字流畅,内容布局逻辑性强,文献使用得当。作者在计算机和网络语言方面基础良好,相关知识十分丰富并且精准把握,总体而言是一篇良好的博士论文。

  

  

  贾林海,2010年入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导师为张培富教授,论文题目为《近代山西技术文化的哲学研究——基于技术与现代性的桥接模式向度》。论文以技术理性的社会生成为主线,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系统详实地展示了近代山西工业化进程中的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复杂互动关系,提出了分析近代中国技术文化的结构特征和运行机制的新思路,视角和观点具有创新性。论文首先梳理了相关的概念;然后从纵向的角度,系统研究并展现了近代山西技术理性的前奏以及技术理性的社会形成;之后分别从社会价值的转变、工业运行体制以及技术文化共同体三个角度,横向地研究并展现了山西近代技术理性化的过程和体现。

  答辩专家一致认为,论文全文体系结构完整,思路清楚,逻辑严密,形式规范,语言流畅,达到了博士论文的学术水平,是一篇良好的博士论文。

  

  刘敏,2012年入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导师为郭贵春教授,论文题目为《波函数的意义及其与量子空间的理解》。论文运用语境分析法,从语形、语义和语用的维度,具体剖析波函数和量子空间的内涵实质及其意义。对波函数及其量子空间全面深入的语义解读;对量子力学的理论术语和量子力学代数结构的隐喻分析;对量子空间结构的语境诠释体现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关于波函数语义解读的案例研究和量子空间结构与维度的语境诠释反映了作者的创新性思考。

  答辩专家一致认为,论文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概念明晰,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综合多元,体现了作者的学术功底,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