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成果

“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成果简介

时间:2006-05-28

  《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发表我中心殷杰教授文章“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全文2.4万余字。
  该文是殷杰教授主持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社会科学哲学研究”(200503)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社会科学哲学的元理论研究”(NCET-04-0255)的阶段性成果。
  该文立足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梳理了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流派,揭示了社会科学哲学在20世纪所经历的逻辑转向、语言转向、历史-文化转向、知识转向及各自的本质特征。分析了社会科学哲学在自己的研究范式和理论目标下,形成了反实证主义、知识的语境化、知识的不确定性等独特的认识论观念。介绍了社会科学哲学框架中建构主义、批判实在论、女性主义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等思潮的理论特点和内容。
  文章认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本质上仍然是广义科学哲学所探索的范围,只是随着对传统逻辑实证主义的“标准观点”和它的理想化科学图景进行的普遍反对,把科学的各种历史的和实践的因素引入到了科学的整体观念当中,从而促使科学哲学的传统论题、方法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由此,社会科学哲学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甚至并行于传统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而出现,并逐渐提出了自己的学科建制诉求。
  文章指出,从科学哲学的学科发展和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定位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科学哲学,具有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和实践意义。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助于厘清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把握主流思想的逻辑路径;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助于规范科学哲学学科的发展,避免学科的边缘化;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助于加强社会科学本身的自我理解和扩张,在专家知识领域和大众知识领域架构起融通的桥梁,恢复其之于知识批判和社会重建的要务。
  因此,在实践层面上,社会科学哲学可以通过整合“规范科学哲学”和“描述科学哲学”两大研究资源,充分考虑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在科学研究和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合,分析社会因素在科学研究所起的作用,从而克服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立与二分趋势,消除学科偏见,找到真正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可能。这一点,对于科学专家化、知识专门化的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公众参与、理解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重要事务之一。文章提出,通过具有学科生命力的社会科学哲学,结合具体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从理性的意义上理解、解释、分析各种科学层面上的知识,从而构筑起科学知识领域和公共知识领域之间的对话桥梁,是解决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可能方式。社会科学哲学所关注的论题、方法策略及知识特征,都非常有助于培育当代社会公众的公共理性,鼓励公众正确地参与到公共事件、公共危机、公共政策的处理和决策当中来。因为只有当社会出现集体性事件时,公众能够体现出整体的理性态度,才能够促进社会运行的良性发展。
  由此,文章认为,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建制化,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沟通桥梁,促进科学与社会进行成功的协调,解决科学的公众角色问题,缓解极端科学理性的垄断,增强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切实帮助科学与社会公共领域建立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理性平台,恢复社会科学之于现代性的批判意义,从理性的层面上,解决科学知识的大众合法化问题。这对于改善社会的不良状况,促进社会理性的重构,奠定社会发展的理性基础,加快社会公共理性系统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Copyright@2019 - 2022 rcpst.sx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主办 电话:0351-7010733 |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