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5
郭金彬,男,1947年6月生,福建省莆田市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带头人 。任福建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科技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理事,福建省哲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参加二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研究;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以第一参加者参加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三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主持一项福建省社科重大课题、三项福建省社科重点课题和多项一般课题。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五项;福建自然科学优秀论著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中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二等奖一项、中国教育优秀图书二等奖二项;中国自然辩证法优秀著作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著作16部。被国际数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列为“世界数学史家”(World Dir ectory of Historians of Mathematics).
发表的主要论文和著作(1980年-2007年,按时间顺序):
论文部分
质量随能量一起转移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 1980年第2期
如何看待数学点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 1980年第4期
没有看到它却能够抓住它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 1980年第6期
从连续与不连续的对立统一看物质的无限可分 《福建师大学报》 1981年第1期
过错在于那种哲学 《福建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1年第2期
空间思维与科学研究 《福建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1年第2期
数学方法论初探 《华东师大自然辩证法学习》 1981年第13期
建筑师与采石场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 1981年第6期
二律背反与悖论 《福建师大学报》 1981年第4期
14世纪中国数学中断原因试析 《潜科学杂志》 1982年第3期
辩证逻辑在科学知识数学化中的作用 《福建师大学报》 1982年第3期
我们是怎样讲好自然辩证法的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讯》 1982年第18期
信息的本质是什么 《福建论坛》 1982年第4期
数学的抽象性同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1982年第4期
试论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 《福建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
为什么14世纪后中国数学停滞了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3年第4期
清代八闽数学略论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4年第2期
试论近代科学时期的中国数学 《自然信息》 1984年第1期
试论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科学发展的不同作用 《福建师大学报》 1984年第4期
人和生物圈的共同进化(译) 《科学学译丛》1985年第3期
对一些人文问题的控制论解释(译) 《自然辩证法报》 1985年第16期
究竟哪个基础牢——论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之争
《科学史上的重大争论集》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6年
实验科学的先驱者——罗吉尔•培根 《科学蒙难集》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6年
科学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译) 《科学与哲学》 1986年第4期
论关于人与机器互相适应的规律(译) 《世界科学》 1986年第4期
信息论与现代思维方式(一) 《光明日报》 1986年9月17日
信息论与现代思维方式(二) 《百科知识》 1986年第1期
中国古代的几何代数化与古希腊的代数几何化 《百科知识》 1987年第6期
WHAT IS THE MEANING OF MATAHEMATICAL MODEL(数学模型的意义何在)
发表在《第8届国际逻辑学、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论文集》苏联科学出版社 1987年7月
又为印度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所采用
道尔顿怎样创立科学原子论 科学出版社《重大科学发现个例研究》1987年8月
试论模型的意义 《福建师大学报》 1987年第4期
海外交往与福建教育科技的进步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7年第5期
FIRST EXPLORE FOR“GEOMETRY-ALGEBRATIZATION”IN ANCIENT CHINA
(对中国古代 “几何代数化”的研究)
在秦九韶《数书九章》成书74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宣读(1987.5.23)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CHARACTERIST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THEMATICS(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现代价值)
在第五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美国)宣读 (1988.8.7)
马尾船政局略考 《中国科技史料》 1988年第1期
客观信息的系统处理――分析和综合
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成果《科学方法论》 1988年8月
信息论与现代思维方式 《系统科学的哲学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8月
几何都能代数化吗 《科学前沿中的疑难与展望》 湖南科技出版社 1988年10月
论数学模型方法在一些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自然科学发现经验的探索》 福建科技出版社 1988年8月
模式小议 《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 1989年第1期
认知科学与文化手段 《百科知识》,1989年第11期
《哲学动态》1990年第1期
“析理以辞”简析 《福建师大学报》 1990年第1期
试论刘徽建立数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第2期
中国近代的级数展开式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1年第6期
EDUCATIONAL PROBLEM OF MATHEMATICAL HISTORY IN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TURNING PERIOD OF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科学发展重大转折时期的数学史教学问题)
在《数学史与数学史教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 (1991.8)
宋代福建数学发展的特色 《福建师大学报》 1992年第1期
李俨《测圆海镜研究历程考》的深远意义
纪念李俨、钱宝琮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年8月
清代福建数学发展之特色 《八闽科学技术史迹》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3年1月
我国传统数学证明的方式 《福建师大学报》 1993年第1期ON THE METHODI OF THE CULTURE OF MATHEMATICS(数学文化手段论)在国际学术 会议【数学.技术.文化.子供】并第2回国际会议【数学の文化史】上交流
代数方程数值解法的中西比较 中外联合数学史研讨会论文集 1993年4月
研究科学发展历史转折时期的科学思想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年第2期
《盘珠算法》考 《福建师大学报》 1994年第3期
略论学会发挥效能的内在机制 《学会》 1994年第2期
“固本”.“务实”论 《理论学习》 1994年第10期
简单与复杂 《唯物辩证法范畴新探》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
同一与差异 《唯物辩证法范畴新探》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
研究中国传统科学思想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5年第5期
同一与差异(百科全书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年1月版
简单与复杂(百科全书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年1月
唤起农村科学思想的新觉醒 《福建理论学习》 1995年第3期
中国当代数学思想研究 《福建师大学报》 1995年第3期
研究中国传统科学思想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5年第5期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年第1期
《盘珠算法》《数学通轨》教育功能评说 《教育评论》 1996年第3期
《盘珠算法》《数学通轨》及其传入日本 《海交史研究》 1996年第1期
福建少数民族科普教育要贯彻可持续发展 《福建民族》 1996年第4期
弘扬科学思想的思考 《福建理论学习》 1996年第9期
福建科学文化资源及其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7年第1期
福建少数民族科普教育的战略及实施办法研究 《福建师大学报》 1997年第1期
科学思想史教育与创造性思维 《教育评论》 1997年第3期
论邓小平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 《理论学习》 1997年第7期
“基础科学研究•数学”(撰稿人之一)
《福建省志•科学技术志》 方志出版社,1997年4月
The progressive pursuit by contemporary thought of science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中国与东南亚当代科学思想的进步追求)
《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联合国全国组委会)《菲律宾侨报》[新华社十二月三日电] (记者史晓帆)“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前景广阔” 对郭金彬的观点做了评论报导
科学思想史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研究 《福建师大学报》 1998年第2期
数学的第一次危机 《科学悖论集》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5月
宋代数学发展 《八闽科苑古来香——福建科学技术史研究文集》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
中华民族精神的跨世纪创新 《理论学习》 1998年第3期
我与《自然辩证法通讯》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8年第4期
零点思维方法与创造性思维 《哲学新意境的求索》学林出版社 1998年3月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指导作用 《福建师大学报》 1998年12月
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路明灯 《福建理论学习》1998年12期
跛足不迷路与健步入歧途 《福建科技报》1999年3月4日
倒行“逆思”的创新 《福建科技报》1999年3月18日
科学实验中的理想化方法 《福建科技报》1999年7月29日
科学灵感、想象、联想和直觉 《福建科技报》1999年10月28日
解放思想与知识创新 《福建理论学习》1999年第4期
改革开放中崛起的新科学思想 《福建理论学习》1999年第12期
简论科学创新的课堂教育 《福建师大学报》 1999年第4期
科学思想史教学改革探讨 《反思与超越》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年12月
行为研究方法和“软”系统方法 《福建科技报》2000年2月17日
虚拟并非虚无 《福建科技报》2000年3月23日
讲究知识创新教育 《福建科技报》2000年5月25日
纳米技术与思维变革 《福建科技报》2000年6月8日
数字地球与“超越战略” 《福建科技报》2000年7月27日
当代科技的本质特征及其理性思考 《福建师大学报》 2000年第4期
学术界应避免指鹿为马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1年第2期
谈“班门问斧”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1年第2期
论科学创新的数学教育 《教育世界》 2001年第2期
科学创新能力构建简论 《福建师大学报》 2001年第3期
“三个代表”与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 《福建科技报》2001年9月6日
我国清代光学研究最突出者邹伯奇 《南海文史资料》第35辑 2002年9月
刘徽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年第9期
丁拱辰及其演礮图说辑要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年第3期
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桥梁,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年 第1期
怎样对问题作数学的理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年第12期
科学、价值与规范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年第1期
算经十书数学思想简论 《厦门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
学人必要的洗礼 《科学与文化》2003年3月
《周髀算经》与道 《道学研究》2003第2期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研究应当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术进展研究》
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
全面论述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学术力作――《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评介 《江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一期
刘徽术中求术的方法和技巧 中国科学院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年第5期
论科学创新思维范畴的上升 《厦门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爱因斯坦与数学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年第3期
状态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福建理论学习》 2005年第6期
提出问题与学术创新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年第1期
科学革命中信仰的改变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年第3期
应当避免这种学术腐败 《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中国古典科技思想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四期
鲍澣之与“算经十书”的刊刻流布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四期
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传承方式 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二期
著作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的自然科学问题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自然辩证法原理》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重要的思维法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潜科学导论》 (33万字) 解恩泽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年8月版
《自然科学史导论》(26万字)郭金彬 王渝生著周谷城题签,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8年8月版
《科学之梦》(科学研究方法浅谈) (11.4万字) 福建少儿出版社 1989年7月版
《中国数学源流》(21.4万字) 郭金彬 李赞和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年11月版
《中国科学百年风云——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论》(33.3万字)郭金彬著 苏步青题签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1年8月版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技》(34.8万字) 杜石然 林庆元 郭金彬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年8月版
《中国近代科学的转折》(46.3万字) 林庆元 郭金彬著 鹭江出版社 1992年7月版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39.5万字)郭金彬著 苏步青题签 知识出版社1993年8月版
《科学巨星》③ (参加者之一)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科学创新论》(35万字) 郭金彬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科学创新思维》 郭金彬等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版
《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 郭金彬 孔国平著 吴文俊题签 科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版
《科学思想的升华——科技创新思维范畴上升论》 郭金彬等著 科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版
《八闽数学思想史稿》(40.7万字) 郭金彬 刘秋华 刘明建 著 吴文俊题签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厦门大学 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第一辑)主编:郭金彬 徐梦秋 顾问:席泽宗
科学出版社
《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 (郭金彬 孔国平著)
《中国技术思想史论》 (王 前 金 福著)
《中国现代科学思潮》 (李醒民著)
《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 (詹石窗著)
《管子的科技思想》 (乐爱国著)
《先秦名辩学及其科学思想》 (周昌忠著)
《性别视野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刘 兵 章梅芳著)
《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 (金吾伦 张超中著)
《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研究》 (范岱年著)
《科学思想的升华——科技创新思维范畴上升论》(郭金彬等著)
《厦门大学 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第二辑)
主编:郭金彬 徐梦秋 顾问:吴文俊 席泽宗 将在科学出版社出版